账号:
密码:
建筑电气
 找回密码
 我要注册
楼主: 大鼻山

2011年06期<低压电缆热稳定校验探讨>欢迎研讨

   火... 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1-7-15 13:44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


    OK,我考虑反了,谢谢解释
发表于 2011-7-15 15:54:11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自125楼大鼻山老师的发言:
   把电缆的热稳定校验,寄托在不太相关的第三方——断路器——的身上,这本身就不太正常,其电气机理值得严重质疑~~。
   
   本人在旺点电气注册向ABB专家帕特里克老师请教有关断路器的4个问题,想得到权威的解答,到今还未得到回应。现斗胆提一些看法,请大鼻山老师、专家们和同行们指正。

    大鼻山老师的125楼发言是有问题的,161楼发言虽有改变,但不全面。由此,论文推荐的热稳定性的最小长度,与实际可能有较大的误差。

    断路器的特性与热稳定性关系密切,是不可分隔的。它决定时间 t ,也影响短路电流 I 的大小。论文中 t 和 I 的取值是不正确的。

    线缆热稳定性校核中时间 t ,可分二段来分析,这二段的物理现象是不同的。第一段是短路瞬间到断路器触头动作;第二段是断路器触动后到完全断开到电弧熄灭。

    文献介绍,断路器内,电磁吸力按马克斯威尔公式计算,吸力的大小与磁感应强度 B 的平方成正比,而 B 与短路电流成正比。当电磁吸力大于机构的反力时,断路器动作,在脱扣弹簧强力作用下,动触头开始离开静触头,即触动,把瞬时电流称作触动电流。I 按正弦曲线变化,同样 B 也按正弦曲线变化,有零也有峰值,起触动作用的是 B 的峰值。我们说的C特性的约定脱扣电流值,应指额定电流的峰值。例如C型瞬时脱扣特性的额定电流25A的微断,可算出约定脱扣触动电流为 25*10*1.414=353.5A,只要电流达到此值,断路器必会被触动。
   由此断路器触动前电流较小,远小于大的或超大的短路尖峰电流,这段触动前的短路电流不会危及线缆热稳定性。

   断路器触动后,由于电弧产生,电路进行第二次换路,进入第二次动态过程。由于电弧,根据电弧理论,它将影响到短路电流的大小和电路分断时间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3贡献 +5 E币 +20 收起 理由
冷若冰 + 10 好的。。。。
治学以诚 + 5 分两段没有道理
大鼻山 + 10 辛苦,钻研

查看全部评分
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6:07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断路器的特性与热稳定性关系密切,是不可分隔的。它决定时间 t ,也影响短路电流 I 的大小。论文中 t 和 I 的取值是不正确的。
入门者 发表于 2011-7-15 15:54

呵呵,如果拙文中的t和I不对,那么《配规》中的4.2.2公式也对不到哪里去。因为拙文中的公式就是照搬它或脱胎于它,只不过定量考虑了非周期分量而已
发表于 2011-7-15 16:11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接197楼发言

   根据文献的电弧理论,有弧隙电压和弧电阻概念,即弧隙电压愈高弧电阻愈大,也就是说相当于电路中串入大电阻与线路阻抗相加,使短路电大为减小。又根据电弧的数学模型得出,断路器采用灭弧装置,不但能极大提高灭弧能力,更能保证电路在触动后过第一个零点时断弧,还由于电弧电流的非周期分量,使总电流大大减小,即有限流功能,而且使第一个过零提前,将小于正常的10mS。
   从ABB产品样本得知 T2S160断路器,在40KA故障电流,84KA的预期短路峰值电流限流至16.2KA,即只有1/5。

    从上所述,可得断路器触动后,由于电弧作用,短路电流大大减小,而且断弧时间也将小于0.01S。如果按此校验线缆的热稳定性,论文所说最小长度误差就大了。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6:12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总看有兄弟说我的不对,但是没见几个兄弟亮出自己认为对的玩意~~
怕就怕这,让我无的放矢
呵呵,有点意思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6:20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接从上所述,可得断路器触动后,由于电弧作用,短路电流大大减小,而且断弧时间也将小于0.01S。如果按此校验线缆的热稳定性,论文所说最小长度误差就大了。入门者 发表于 2011-7-15 16:11

我刚才专门又翻了一遍拙文,发现其中的表1~表6,都万分清楚地注明了前提条件——0.02s或0.2s。
你拿0.01s去套0.02s的数据,肯定不对的啦!当然,如果你需要0.01s(或其他动作时间)的数据,拙文配套的EXCEL计算程序也是1分钟搞定的啦。
但是无论哪个动作时间(5s以内),都是适用公式(1)~(3)的。这是拙文的大前提。除非你证明公式1~3有问题
发表于 2011-7-15 16:23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文章中的逻辑我是明了的,我个人的思维逻辑还不能全盘托出。
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-7-6 11:36

不能全盘托出,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时机问题,是目前时机不能托出。
发表于 2011-7-15 16:29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断路器标准是什么意思?甲断路器=乙断路器=丙=丁。。。。。
虽然都有个性,动作时间有小的误差,但是,在标准面前是全同设备。
0.005秒分断是限流分断,0.02秒分断在时间上来说就是极限分断能力。这个值是必须大于线路实际短路电流的。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6:32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诚说瞬时取0.2s,你说瞬时取0.01s(甚至还小),我都不知道该听你们谁的了。
这么说吧:
0.2s的断路器,或0.01s的断路器,我相信现实中肯定有,甚至还大把;我的文章也没否定它们的客观存在呀。拙文只是说,常规断路器的瞬时动作时间取作0.02s,较合适、较常见~OK?如果你设计选择的断路器瞬时恰好就是0.02s,你就可以直接搬用拙文中相应数据,无须另行计算了;而如果瞬时不是0.02s的,对不起,麻烦你自己计算和校验去吧。
拙文不高深,就这点意思。
发表于 2011-7-15 16:34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自198楼大鼻山老师的发言:
   呵呵,如果拙文中的t和I不对,那么《配规》中的4.2.2公式也对不到哪里去。因为拙文中的公式就是照搬它或脱胎于它,只不过定量考虑了非周期分量而已

   《配规》中的4.2.2公式,对与错不敢评说,本人认为,只少还能用在熔断器保护电路。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6:43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能全盘托出,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时机问题,是目前时机不能托出。
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-7-15 16:23

组词:可惜老编就不给你老兄展现自己能力时机
发表于 2011-7-15 16:46:17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急的
发表于 2011-7-15 16:49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规范是小于5秒,如果选4秒,最小长度得扩大20倍呢。
凭什么就必须是0.02秒或0.2秒?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6:49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配规》中的4.2.2公式,对与错不敢评说,本人认为,只少还能用在熔断器保护电路。入门者 发表于 2011-7-15 16:34

一、那就麻烦老兄先证明《配规》公式的对与错。光怀疑,没用的哟。此公式是讨论问题的基础,舍此就无从谈起;
二、《配规》公式,也没人说它不能用于熔断器啊。
     
 楼主| 发表于 2011-7-15 17:00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规范是小于5秒,如果选4秒,最小长度得扩大20倍呢。
凭什么就必须是0.02秒或0.2秒?
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1-7-15 16:49

一、我不知道扩大20倍甚意思;
二、我看着0.02s和0.2s就是爽心悦目,就这回事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热帖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《建筑电气》杂志官方论坛 ( 蜀ICP备06020337号-1  

GMT+8, 2025-5-25 06:36 , Processed in 0.076257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