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建筑电气
 找回密码
 我要注册
楼主: 黄花菜

[问题探讨] 断路及能保护导线的长度

 火... 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0:30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负载电流变化,会导致母线电压变化的,这没有任何疑问。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0:35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LXQ3 也说说老诚算单相短路、接地故障的“1.2”、“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的算法”是否正确,论坛上有这么多新同志呢,老诚又是版主,粉丝众多,别搞岔了,不好。

你说呢?
发表于 2012-4-17 11:24:00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自121#楼尺总发言: 不过,对“全电路欧姆定理内的电源E,基本上不随输出电流大小而变化,是一个与内阻大小无关的物理量”是否适用到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,抱有疑惑。

   我们要共同复习一下电工基础中磁路---铁心变压器一节的内容,这可是最基本的基础理论。
   变压器原副边没有电的偶合,只有磁的偶合。原副边感应电动势大小,由原副边的总磁链数决定,总磁链数与匝数成正比,感应电动势之比等于原副边匝数之比。

   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,应等于二次侧的电动势。匝数之比是固定的,影响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,只与一次侧的电压相关。
   变压器二次侧的 端 电压,按全电路欧姆定理,则要减去电源内阻电压降,因此才会出现,端电压与输出电流大小和变压器短路阻抗值有关。

   如果5.2kA短路电流会使大电网系统电压降至0.9倍的话,2500kVA变压器出口处短路电流为60kVA,是5.2kA的十多倍,那岂不是必然拖垮正个电网,会吗?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1:31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LXQ3 于 2012-4-17 12:05 编辑

回复 137# 尺短寸长


   本人观点:
1.接地故障保护,即GB50054--2011中5.2.8条中的"配电线路的间接接触防护"(保护),在5.2.8条条文说明中
对保护电器动作的灵敏度与可靠性有要求,但没有具体的系数要求;在TN系统中,可用过电流保护电器兼配电线
路的间接接触防护(保护);在6.2.4条中短路保护的(可靠性)系数为1.3.
2.“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的算法”是否正确,----在短路中考虑温度引起导体电阻变化,这是应该的,计算
的目的不同,取值也不同。三相短路计算,“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的算法”可近似认为是正确。
《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》的取值也只是方便计算的一个近似值,而非精确计算的值.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1:54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三相短路计算,“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的算法”是近似——考虑冷态,以保安全;
单相短路、接地故障计算,“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电阻的1.5倍”,也是近似——考虑热态,以保安全。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2:0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0.9Uo,主要是电网电压偏差所致,不是短路电流所致。
0.8Uo的解释“主要考虑短路电流导致电源电压降至 80%”,我表示疑惑——“影响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,只与一次侧的电压相关”没错,但变压器二次侧的端电压,由于“减去电源内阻电压降”(短路电流很大),减多少呢?
但不太可能减10%吧。所以,我还是更相信GB的0.9Uo电网电压偏差这一说法。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2:04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诚单相短路、接地故障计算的“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的算法”:
一是按冷态,二不考虑短路升温引起导体电阻变化,却直接套20℃的电阻,属于太过分了。
发表于 2012-4-17 13:46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自106#楼尺总发言: GB50054-2011 条文说明改成:“断路器的制造误差,再加上计算误差、电网电压偏差等因素。”

   本人对电源电压特关心。电网电压偏差也比教关心。偏差会是正的,还是负的。

   先看一台变压器技术参数: SC10-1000KVA  10/0.4-0.23KV

    二次侧线电压---400V,二次侧相电压---230V。这相对于380V和220V,没有超过7%的规定。
   对于一次侧10kV正常地域,变压器可以直接投入使用。400/230V就是变压器空载时,变压器二次侧的开路端电压。也就是夜里负载很小时,用户端会出现的电压接近值。

   对于短路电流计算的Uo值是380/220V来说,400/230V是高于此值的,只有10KV高压侧跌落到9.4KV以下时,才会出现小于Uo。这种可能性太小了。
发表于 2012-4-17 14:09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自136#楼尺总发言: 负载电流变化,会导致母线电压变化的,这没有任何疑问。

   根据GB50054-2011中5.2.8条、5.2.8公式与5.2.8条的条文说明的规定与要求,单相短路电流计算Uo不是输出端的电压,阻抗包括电源阻抗,这明确提出电压必须用二次侧的感应电动势,不能用端电压,否则电源阻抗会重复计及。

   当然你可取线路的始端、中段任何一点、末端的电压值(假定值)计算,但计算要校验你取的值是否正确,要验算假定值的正确性,这是非线电路计算常采用的一种方法,但用在这里太繁琐了。还是按全电路欧姆定理计算,正确和简便。

评分

参与人数 1E币 +8 收起 理由
尺短寸长 + 8 重复计及,谢谢入门者指正。

查看全部评分
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4:35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尺短寸长 于 2012-4-17 14:38 编辑

按《供电营业细则》:
10kV的各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差:±7%;
单相220V的各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偏差:+7%,-10%。

《供电营业细则》还有一句: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,客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±10%。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4:40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GB 50054 的0.9Uo,是不是按“在电力系统非正常状况下,客户受电端的电压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±10%”考虑,取最不利的-10%?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4:5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正因为10kV的各户受电端的供电电压允许有这个偏差,才导致二次侧供电电压也随之发生偏差。
发表于 2012-4-17 16:05:47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6:40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[quote三相短路,认为是对称短路,采用抽单相的方法,且认为N线电阻为0,阻抗仅计入一条相线的阻抗。

单相短路、接地故障,是习惯于我国半截面配电的现状,中性导体为相线一半。总阻抗就是1.5倍的单条相线阻抗。

导体电阻取计算温度20℃的算法   与1.5 风马牛。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2-4-17 16:05 [/quote]

老诚,下午没喝高吧?

身为版主,还没完没了了是吧?

去看看《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》的P158,看完再回来继续胡扯。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2-4-17 16:54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捕获.PNG

评分

参与人数 1E币 +8 收起 理由
尺短寸长 + 8 哈!哈哈!哈哈哈。。。。。。

查看全部评分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热帖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《建筑电气》杂志官方论坛 ( 蜀ICP备06020337号-1  

GMT+8, 2025-5-25 17:47 , Processed in 0.091839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