账号:
密码:
建筑电气
 找回密码
 我要注册
楼主: 入门者

[问题探讨] 5s 的疑惑

 火... 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8 15:29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90#w版主 :

   我以为你在87#的发言,不管多大接触电压,小于50V,即使小到0.1V,-----但还是要切除的。本帖又出现了可以不切断的,变化太大了,一时理解不了。看来规范可以随意解释的。

   再请问同一类问题:变配电房配出500mm2的电缆,用整定电流500A的断路器。在下级配电柜进入处(下级总开关前)发生对柜架(柜架与PE线接地线都是相连的)电弧性短路,短路电流为 10A ,这时要不要切除?能不能切除?
发表于 2013-8-18 15:33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91# 入门者

看你帖子,似乎带着火气来的,不知何时得罪了,你问5s怎么来的,我就怎么回答。当然是我个人的理解,我不是写规范的,你有本事你自己去找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8 16:4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92#w版主 :

   我不带火气来的。不存在你得罪我问题。

   我的发言用词犀利一点,使你接受不了,多有得罪了,请原谅。

   我老是问你问题,使你受不了,多有得罪了,请原谅。

   我要探求的是 :IEC标准里的 5s 是怎么来的?起源和出台的电气原理?尤其是出台的电气原理是否合乎现代科学技术。因为我发现与现实存在矛盾。
发表于 2013-8-18 17:04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


    工程中并不是所有数据都是电气原理推倒出来的,很多都是测量统计的。我认为5s就是实验结果。
至于你说的接地故障电流那么小,那都是RCD才能起作用的。短路保护电器只能快速切断最不利的情况,应付所有情况是不可能的。你不相信5s的由来也无所谓,那你就得给出个时间,证明你是对的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8 20:06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请教:

   《低规》 GB 50054-2011第5.2.2条,提到了 50V和 持续时间 二个关键词。
   《低规》 GB 50054-95对二个关键词也有个描述,公式 R≤50/Ia中 Ia说明提到了 5s ,大概是指持续时间吧。

   为什么在《低规》 GB 50054-2011用在规定时间内代替了这个 5s?是换汤不换药,还是另一层意思?
发表于 2013-8-19 01:11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yu990921 于 2013-8-19 01:15 编辑

5s是不是只是对
某些特定条件下
才有效的一个东西?

我觉得觉得超过1s都是罪孽,我家的线路破皮,强合了三次,每次都持续了好几秒跳闸,NND线都没法看了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9 08:41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为什么在《低规》 GB 50054-2011用在规定时间内代替了这个 5s?

    我的理解,不同场合下,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是不同的,不能用笼统的 5s来代替一切。
   
   《低规》 GB 50054-2011第5.2.16条有道理,TT系统的接地故障电流小,对熔断器来说,只能通过长时间加热,才能使熔体熔化切断电源,有可能会长达 5s。但对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来说,都是瞬动的,根本不存在 5s。所以规范作了改动,是正确的。

   但是目前建筑电气界,哪些设计院或设计师,在TT系统低压配电中,选择用熔断器作接地故障保护的,几乎没有。可能航天院、航空院、核工业院有,因此建议,在低压配电采用熔断器作短路过负荷保护图纸,上传到论坛上,一来可推广应用,使同行有参考的样本,二来去除只打雷不下雨的影像。

   从当前来看,不管标准院图集、其他大院的图集或图纸、像刘宝林一样个人出的图集,接地故障保护都毫无例外都是使用断路器的。

   因此,在TT系统低压配电中,选择用熔断器作接地故障保护 可能 是不存在的,5s没有现实意义。
发表于 2013-8-19 08:59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3-8-19 09:35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《低规》就是胡编的规范,不看也罢。
第5章,第6章,没有给定工程条件,两章都应当是胡编的内容。所以,大 ...
治学以诚 发表于 2013-8-19 08:59



    那就请诚版就低压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、电压配电线路的保护,给大家提供指导性意见?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3-8-19 09:37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82#85#入门者: 要反问一个问题,(并非一定是金属性短路!)有可能出现5s以内的切断时间!那会不会出现1s、10s、20s、60s以内的切断时间可能性?

5s(0.4s)就是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效应得出的,见GB16895 413.1.1.1是结论。其他内容看电流对人体的效应。(81#wosuwoxing)
TN-C-S,TN-S:gG-16A,100A的电流下,其熔断时间小于0.4s  。已经满足电击防护要求。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?

回85#入门者:你能保证不同批次的每一只熔断器的特性曲线,都能重合,不会发生一丝一毫的偏差?在任何温度环境下,能保证在208A时分断时间,小于10ms

熔断器有误差,断路器也一样!你能保证断路器在任何环境下分断时间都小于20ms?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3-8-19 09:38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ced999 于 2013-8-19 09:39 编辑

回85#入门者:另外建议你看一下《建筑电气》05年3期“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”,文中热稳定性校验是按 20ms来计算出导线最小截面的,如果按400ms来计算,你去试计算一下,结果不会像你所想的那样了。

我出来没有不分条件使用20ms作为短路持续时间。我也不知道你所谓我想象的是怎么样的结果。
那麻烦你帮忙计算一下结果是怎么样的。
我在计算短路电流、热稳定时,是先计算出短路电流,再根据所选开关的特性曲线确定短路持续时间,再验算热稳定。
而不是算出短路电流后,不考虑断路器或熔断器的开断时间,直接把0.4s作为短路持续时间去验算热稳定的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9 10:05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TN系统中 5s 分析

   《低规》 GB 50054-2011 式(5.2.8)基本表达了设备外露导电部位的对地电压。

   金属性短路时回路阻抗分配,1)PE线与相线截面相同时,二者阻抗近似相等,2)PE线截面为相线截面1/2时,二者阻抗之比2:1。短路处对地电压,1)PE线与相线截面相同时,约110V,2)PE线截面为相线截面1/2时,约146V。

   110V或146V对人来说,接触时间达 5s 必死无疑。金属性短路时,决不容许有 5s 出现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9 10:23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3-8-19 10:38 编辑

回100#ced999 :5s(0.4s)就是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效应得出的,见GB16895 413.1.1.1是结论。

   结论是错的,慢慢会作出回答的。

   先从---就是根据电流通过人体效应得出的,---说起。

   王老的书第二版图1-2的L1曲线说事,曲线段与直线段转折点的时间为 1s 多一点,为什么取 5s ,为什么不能取 2s和10s......?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19 10:36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入门者 于 2013-8-19 10:37 编辑

回100#ced999 :熔断器有误差,断路器也一样!你能保证断路器在任何环境下分断时间都小于20ms?

   断路器有降容数据可查,熔断器有降容数据有吗?有的话,设计手册中能查到否,请提供信息。

   断路器动作按误差标准,有上下限二条曲线,熔断器有吗?有的话,哪里能查到,请提供信息。
     
发表于 2013-8-19 11:30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103#入门者:结论是错的,慢慢会作出回答的。
那我们静候你的分析,记得另开一帖子。


回复104#入门者:断路器有降容数据可查,熔断器有降容数据有吗?有的话,设计手册中能查到否,请提供信息。
断路器动作按误差标准,有上下限二条曲线,熔断器有吗?有的话,哪里能查到,请提供信息。

你可真会扯,在讨论5s、0.4s、0.02s这些不同数量级,又冒出来什么误差、降容!
那我问你:误差会有1150%(0.4s与5s)、1900%(0.02与0.4s)吗!?
降容最大百分比有多少?就25%吧?会影响十倍的数量级吗?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我要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关闭

热帖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《建筑电气》杂志官方论坛 ( 蜀ICP备06020337号-1  

GMT+8, 2025-5-29 08:19 , Processed in 0.09657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